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委托执行若干问题的规定》的实施意见(试行)

时效性: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

北关于贯彻执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委托执行若干问题的规定》的实施意见(试行)

 

为加强全市法院委托执行工作的统一管理和监督,进一步规范委托执行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委托执行若干问题的规定》,结合全市法院执行工作实际,制定本意见。

第一条   案件委托异地法院执行,应当完成以下工作:

(一)按照《中央政法委、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规范集中清理执行积案结案标准的通知》中关于认定无财产可供执行案件的要求,对被执行人在本市辖区内财产状况进行调查后,确无财产可供执行;

(二)经核实,被执行人在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内有可供执行财产。

办理委托手续时,委托法院应当将上述财产调查材料一并向受托法院提供。

第二条   情况紧急或者有转移财产可能的,委托法院应当赴异地对财产采取控制性措施后再行办理委托执行手续。

查封、扣押、冻结等措施的有效期限在移交受托法院时不足1个月的,委托法院应当先行续封或者续冻,再移交受托法院。

第三条   委托法院在收到受托法院立案通知书后,应当在审判案件管理系统中以“委托执行”方式报结。

第四条   接受委托的案件,执行部门应当在收到委托执行函及有关材料后进行审查,所提供的材料不符合规定的,应当要求委托法院补办。委托法院在30日内未完成补办,且不说明原因的,视为撤回委托,由执行部门填写一式两份《北京市法院受托执行案件退回审批表》,上报市高级人民法院进行审批。两份审批表一份存卷,一份存市高级人民法院。

经审查符合受理条件的,执行部门应移送立案部门予以立案;立案后,执行部门应及时将立案通知书通过委托法院送达申请执行人,同时将指定的承办人、联系电话等书面告知委托法院。

审查和立案工作应当在收到委托执行函及相关材料后7日内完成。

第五条   案件委托执行情况、受托执行情况、撤销委托情况应当按月报市高级人民法院备案。报备时需填写《北京市法院委托执行案件备案统计表》、《北京市法院受托执行案件备案统计表》、《北京市法院撤销委托执行案件备案统计表》,于每月25日前将该月情况进行报备。

第六条   在执行中需到外省、自治区、直辖市采取处分性措施的,应提前十日报市高级人民法院审批,情况紧急的除外。报批时需填写一式两份《北京市法院异地执行案件审批表》,报市高级人民法院审批;两份审批表一份存卷,一份存市高级人民法院。

异地扣划账户资金等简易执行措施的,市高级人民法院直接答复各院;异地办理评估、拍卖、变卖等复杂的执行措施或有不稳定因素的,市高级人民法院在听取各院对案件情况的汇报后,决定是否予以批准。

需要汇报的案件除填写上述审批表外,还应提供案件情况、风险评估及处置预案等书面材料。

第七条   事项委托应当以机要形式直接送达相关手续,不需报市高级人民法院备案。但应当做好事项委托的统计工作,将委托异地法院办理和接受异地法院委托事项的内容、时间和办理结果进行登记。于每年12月25日前,将该年度事项委托工作数据统一上报市高级人民法院。

第八条   全市各级法院应当指定专人负责委托、受托执行案件的报备、报批、统计等事务性工作。

第九条   被执行的财产在本市辖区内,需跨中级人民法院、基层人民法院辖区执行的案件,原则上不委托执行,也不需要办理异地执行的批准手续。确需委托执行的,报请市高级人民法院指定执行。

第十条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委托执行若干问题的规定》实施前已办理委托或已受托立案的案件,按原来颁行的有关委托执行的规定执行。

第十一条   本意见由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执行局负责解释。

第十二条   本意见自下发之日起试行。

 

 

信息来源:

https://www.bjcourt.gov.cn/article/newsDetail.htm?NId=25000027&channel=100014006&m=splc

Copyright © 2012-2023 微法聚焦平台 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陕ICP备2022009321号

联系电话:18681800456       联系邮箱:2531738838@qq.com